当前位置: 首页>>卫校工作>>双示范建设材料>>正文
三、专业建设相关情况(一)专业建设基础 附件6.四川省攀枝花卫生学校护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
2018-06-15 09:48  

护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

 

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,也是我校护理专业创建省级特色专业的重要条件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: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,结构不尽合理,质量有待提高,办学条件薄弱,体制机制不畅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,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创造更大人才红利,加快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为贯彻国务院精神,使课程建设工作扎实而有效地开展,确保护理专业课程建设紧密围绕中职人才培养模式,现结合护理专业实际情况,特制定本课程建设规划。

一、基本思路

1、根据21世纪护理人才的需要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结构的要求,本着“必须、够用”的原则,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、清理和整合,使建设后的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的培养,结合学生求职、就业、应对护士执照考试等的理论与技能培养要求。

2、遵循科学性、客观性、可行性的原则,坚持以优质课程的建设为核心,综合考虑课程建设的条件、目标、过程、效果、特色等因素,实现全部核心课程有纲可依,资源优化,促进教研,打造精品,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。

3、调整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,增加康养医学知识,培养学生服务社区,具备养生、康复、老年照护的工作能力,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。

二、机构组织

组长:兰玛

副组长:杨领航、刘文全、赵相瑜

成员:段思羽、刘松鑫、周惠、周丽、张群、黄莉、张利萍、冉塬钰、刘继红、栗园露、杨麓路

三、建设措施

1.构建护理专业课程新体系

目前我校中职护理课程体系已经成型,形成基本能力、护理能力和扩展能力三大专业培养模块。和扩展能力三大专业培养模块。通过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系的共同努力,逐步课程设置实现中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以“必须、够用”为度,突出应用,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,课程设置实现人文学科与护理学科渗透,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新体系。

2.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指向,打造品牌课程

我市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,省委、市委已将康养产业作为我市新的经济支柱产业予以发展,这必然需要教育、医疗、保健等与人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医学作为支撑。目前我国开展康养人才培养的医学院校不多,我院作为川西南唯一的医学院院校,势必将承担起相关人才培养的重任。调整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,增加康养医学知识,培养学生服务社区,具备养生、康复、老年照护的工作能力,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。在课程改革中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,学生既可以担任护理工作也可以胜任康养产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

3.突出专业课程,注重护理技和实践能力训练

在教学过程中坚持“三优、二导、一减”模式,即采取“优选教学内容,优化讲授方法,优质讲授效果,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,减轻学生负担”,强调师生互动、启发式、讨论式教学、病例导入、PBL教学模式。通过努力,强化教学资源配置,促优质课程形成。

4.逐步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

1)设立负责人

对核心试行课程负责人制,由课程负责人组建本门课程小组,负责课程教学和课程改革。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,对本学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,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,掌握本专业的规律和教学方法。

2)课程负人职责

组织教学大纲、考试大纲、教学计划、实验指导及评分标准编写工作;组织本课程的作业批改、考试、命题,组织评卷,进行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,按时将相关材料提交;组织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及集体备课活动,对教学计划、教学内容、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规划;组织讲授本门课程的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,有步骤、有计划地进行精品课程建设;每学期听取所有讲授本门程教师的课至少一次并做好记录,同时组织督促本门课程的老师相互听课,随时了解、反映课堂教学的情况;负责该门课程所有教学环节的组织、实施与检查。

5.完善教学条件及基本文件

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,由教研室提出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配置,主包括是否需要多媒体教室及其设备,是否需要实验室及相关实验设备,是否需要教具、挂图、声像资料等。

教学基本文件每门课程必须具备基本文件,包括教学大纲、教材和教案、讲义等。目前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,但需进一步优化,使教学大纲更贴近学科及人才培养需要,体现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新成果,并能满足指导本门课程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。

6.加强教材建设力度

严格执行学校制定教材制度,坚持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、优秀获奖教材、面向21世纪、统编教材。护理专业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占整个开课书的90 %以上,其中使用规划教材占整个开课教材的70% 以上。为了进一步规范教材编写、选用制度,以教材立项的形式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研室教师结合学科专业、课程特点自编材。鼓励教师参加省、部级优 秀教材编写工作;在自编教材中,高度重视打破学科与课程间的壁垒,加强课程和内容间的 整合反映学科前沿信息,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。

7.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

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课程建设要素的重要内容,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。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,以教师为主导,知识、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,要把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设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之上。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出“适合学生”和“受学生喜爱”的学习方法,全体本课程的教师讨论实施。建立电子教案。每门课程都要编制电子教案,实现课程教案的 电子化、课程教学过程的媒体和网络化。

另外,在教学过程中坚持“三优、二导、 一减”的教学模式,即采取“优选教学内容,优化讲授方法,优质讲授效果,指导学生自学,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,减轻学生负 担”,强调师生互动式、启发式、讨论式教学、PBL教学模式,病例导入式等方法;在教中 重学、重思、重导、重研、重做,改变传统的教师课堂、以教材为中心教模式,调动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,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。

8.确立教学信息资源

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信息资源,主要包括:辅助教材、教学参考书、主要学术刊物、课程网站等。教研室应给学生提供 3-5部辅助教材,给学生提供5本以上的教学参考书,给学生提供5种以上与该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刊物,给学生提供该门课程的混合式课程教学的网站,并通过QQ、微信、讨论区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并答疑。

9.编写课程学习资料

核心课程大多都分理论教学、实验教学、见习等。由教研室组织编写有利于学生课堂及自学使用的相关学习资料,包括练习题册、实验指导、操作流程评分标准、见习指导等,助学生进行自主课程训练、练习和自学提高。

10.强化课程质量监控和效果评价

按照学校要求落实听评课度,组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测评和满意度调查。教研室每学期至少进行6次教研活动, 并做好详细记录。课程负责人须结合课程特点制定能够准确检查、测试学生学习情况的考试考核方案。

四、建设目标

1.建立开放教学网络资源环境,搭建多媒体和教学网络平台,建立《护理学基础》主干课程的混合式课程的建设。以主干课程建设为核心,建立完善、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、人才培养规格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等要素,完善多媒体课件、电子教案、优秀教学视频、习题库等信息资源库,使教师共享教学资源,同时利用数字化校园网,为学生自主学习、技术查询和信息获取提供服务和帮助。完善内部管理,建立规范的教务、电子学籍和资产等信息系统。

2. 为适应职业岗位需要,改革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,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应用不同教学方法,将理论知识学习、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三方面有机结合,融“教、学、做”为一体,实现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技能的统一。深入开展任务驱动法、项目导向法、PBL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,优化教学过程,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;强化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,使抽象内容变得形象直观;充分利用教学模型,进行仿真训练,使学生及早了解临床知识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  3. 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,强化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环节的监督与评价,适应并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。加强网络题库建设,推行“在线考试”,以降低考试成本,提高考试效率,促进考风建设。完善校内外实训(验)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方法与运行机制,把评价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,重视来自医院和社会的评价,使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更为真实、科学。建立开放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,将“三率”(毕业生就业率、职业资格获取率、用人单位满意率)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核心指标,构建学校考核、医院评价、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。

护理专业课程建设应根据护理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,发挥行业、医院和专业建设机构的作用完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。护理专业技能课程按照相应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要求,采用专业核心课程加专业(技能)方向课程的课程结构。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理论和临床实践,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,并注意与护士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。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、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,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。将我们的学生培养为既可以胜任护理工作,又可以为省内外康养企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康养人才。

关闭窗口
  通知公告
· 四川省攀枝花卫生学校圆满完成...
· 三、专业建设相关情况(一)专...
· 三、专业建设相关情况(一)专...
· 三、专业建设相关情况(一)专...
· 三、专业建设相关情况(一)专...
· 三、专业建设相关情况(一)专...
· 三、专业建设相关情况(一)专...
· 三、专业建设相关情况(一)专...
  热点文章

版权:皇冠登录入口welcome下载(官方)APP下载IOS/Android通用版/手机app所有  电话:0812-2276611  校长信箱:1429670197@qq.com  邮编:617000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