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攀枝花卫生学校
“十三五”事业发展规划
为更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进一步增强学校综合实力,全面提升我校卫生类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,实现学校持续、健康发展,依据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、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和《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等文件精神,结合学校实际,制定本规划。
一、“十三五”期间发展面临的机遇、挑战和存在的问题
(一)发展现状
四川省攀枝花卫生学校成立于1972年12月,1998年8月并入皇冠登录入口welcome下载,成立医学院,继续保留攀枝花卫生学校,资源与皇冠登录入口welcome下载共享。学校占地面积167334平方米,现有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,校内实训用房近面积8000平方米,可利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8.1万元,图书馆藏书126万册,建有形态学实验室、解剖实验室、生物化学实验室、机能学实验室、大外科实验室、大内科实验室、康复实验室和护理实训中心等8个实验室(实训中心)和皇冠登录入口welcome下载附属医院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、攀钢总医院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、十九冶医院、米易县人民医院、米易县中医院、盐边县人民医院、盐边县中医院、仁和区人民医院、攀煤总医院、金江医院、攀枝花市密地职工医院等14个教学实习医院。
学校设有护理和中医康复两个专业。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894人,学校现有教职工41人(其中研究员1人,副教授/高级实验师11人,讲师/实验师24人,助教5人,博士教师4人),兼职教师72人。
(二)发展面临的机遇
1、根据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》,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将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。同时我国已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,对于医疗人才的需求也十分巨大,作为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医学院校,必将获得各级政府更多的支持,进而改善办学条件。
2、我市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,省委、市委已将康养产业作为我市新的经济支柱产业予以发展,这必然需要教育、医疗、保健等与人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医学作为支撑。目前我国开展康养人才培养的医学院校不多,我校作为攀枝花市唯一的医学类中职学校,势必将承担起相关人才培养的重任。
3、随着我市高铁、主要高速路网在2018年建成通车,必将相应缓解学校所处区位劣势对我校发展的影响,为我校在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作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。
4、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44个,已建成国家三级医院6所,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个,卫生监督局(所)6个,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个,省级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9个。全市医院病床7920张,每千人口拥有病床位7.5张,如此丰富的 地方医疗资源,能够为我校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实习基地。
5、附属医院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,已成为集医疗保健、科研教学、康复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,也是全国仅有的20家“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”之一,其在中医、中西医结合的疾病治疗、康复和养生方面独具特色。
(三)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不足
1、由于学校知名度、地理区位的劣势,高水平、高学历教师引进困难将长期存在。
2、缺乏与中心城市相比的地域优势,信息交流不畅,管理者和教师对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认知不够。
3、社会影响力不高
高层次科研项目成果不多,学术影响力不大,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。科技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建设、社会发展贡献的影响力有限。
4、师资不足,结构不合理,专业教师引进困难,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低,知名教师、学科领军人物和专家匮乏。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,多集中在副高和中级职称,正高职称教师仅一名。更为突出的是基础医学骨干课程的教师人数少、年龄大。
5、医学教学的基础条件不足
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很差,实验中心建设严重滞后。附属医院缺乏办学经费,工作开展困难,临床教学在教学管理、教学研究上的工作大多未开展,在实验教学、见习教学、实习教学、床旁教学等方面工作不规范。
6、缺少足够资金扶持。
二、“十三五”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、战略和目标
(一)指导思想
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的批示精神,落实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、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与教育部、省教育厅、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加大硬件建设力度,着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。
(二)发展战略
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服务发展为宗旨,以促进就业为导向,密切服务于医药卫生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,为四川省基层卫生行业企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高起点谋划学校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,经过五年不懈努力,把我校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的卫生学校。
1、十三五期间,学校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地位不动摇。把“关爱学生成长、关心教师发展、关注人才质量”作为发展主旨,秉承“德技双馨,博学专精”的校训精神,围绕“促进健康,科学养生”的办学理念,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,注重学生德育教育与综合素质能力培养,努力营造勤奋好学、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环境,培养师生良好的职业规范、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。
2、以“人才强校”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,紧紧围绕学校专业发展,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,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,主要倾向于具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,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,完善以老带新教师培养机制和教师下临床实践制度,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;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,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,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。
3、以专业发展为重点,根据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要与要求,加强护理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品牌建设,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着力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、专业教学团队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4、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抓手,遵循“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”的原则,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,加快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建设步伐,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,加强校内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与应用。
5、加大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,设立校级专业指导委员会,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,持续加强内涵建设,提高质量、打造骨干专业,改善实训条件、凝聚专业特色,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,在促进就业、改善民生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。继续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,探索境外合作办学,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。
(三)发展目标
1、总体目标
至2020年,学校办学规模达到1350人左右,学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,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,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,和谐校园并具活力;专业布局与行业、企业和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,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彰显优势特色,重点专业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;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与学校发展相适应,专业带头人队伍适应建设发展需要;教育与培训全面发展,就业水平保持省内中职学校前列。
2、具体目标
(1)办学规模
面向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,以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为主,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,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医护培养、培养体系,打造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双轮驱动的格局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开设护理、中医康复保健、眼视光与配镜等专业,至2020年末,在校学生人数1300人以上。建立和完善护士执业资格培训、对口高职考前培训、养老护理员培训等,形成适合护理和康养工作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力争“十三五”期间各类培训人员累积在500-1000人左右。
(2)师资队伍
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,建设一支职称、学历、年龄结构合理,教学科研水平过硬、业务工作能力强,具有创新精神、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,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导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;通过校企合作,进一步完善外聘临床教师管理;实现教职工队伍合理配置;鼓励中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学历、学位,经过培养,专任教师“双师型”比例达40%;加大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力度。计划每年引进或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3-5人,以满足学校需求。
十三五末力争达到:
①教师总数:按在校生1300人的规模,配备专任教师60人左右。
②职称结构: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达40%以上。
③学历结构:本科学历100%;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≥40%。
④双师结构: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%以上。
(3)专业建设
对接行业、企业及攀西区域经济产业发展,在现有护理、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基础上,在十三五期间拟申报眼视光与配镜、营养与保健等专业,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,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结构,逐步形成以护理专业为龙头,以养老护理、康复护理、社区护理为特色品牌、以康复保健为辅助专业群,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临床护理、养老护理、康复护理、社区护理、母婴保健等专业方向,逐步形成教学、科研、医疗、预防、康复、养老“六位一体”的办学格局。
(4)实习实训基地
加强实验实训基地运行管理、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改革,建立规范的实验实训记录档案和设备台账及设备使用记录,保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,确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。
根据护理工作岗位任务需求,以临床职业环境为标准,以满足学生综合实训需要为目的,建立“教、学、做”合一的护理实训基地。学校将在现有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,优化整体布局,至“十三五”末力争累积投入500万元资金用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,充实、更新护理实训中心仪器设备,新建康复实训中心,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00万元左右,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。建成15个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。
(5)数字校园
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,整合资源,构建先进、高效、实用的教育信息综合平台。推进精品课程,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教学;推进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,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;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,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,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,促进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。
(6)招生就业
1、招生工作
加大招生宣传力度,创新宣传方式,吸引优质生源,建立起以“市内为主,辐射外地”的招生网络,年招生量稳定在400人左右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,坚持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并举,适度发展全日制规模,到十三五未,全日制在校生1300人左右。
2、就业工作
一是实习基地建设。完善现有实习基地建设,与医院共建紧密合作的教学、实习医院;加强与养老、康复等机构的联系与合作,建立起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、多层次、全方位的长效合作机制。
二是完善就业教育、指导与服务等“三位一体”的校院就业模式,建设专、兼结合,相对稳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,提高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。逐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,拓展就业渠道,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,就业率达到95%以上。
(7)经费支持
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需要,学校经费在确保正常运行的基础上,向重点建设项目与基础薄弱方向倾斜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力争生均培养经费的划拨和建设资金的投入,保证人员经费和教学建设、日常教学、运行经费等足额到位。进一步优化资金支出结构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
三、发展定位
立足攀枝花、面向全省,服务我市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,把学校建成一所开放性强、与康养产业发展结合紧密、专业布局合理、课程设置特色鲜明、师资队伍数量足、结构优、社会认可度高、综合实力强的职业卫生学校。
四、发展措施
1、全面推进教学和管理改革
(1)开展课程改革
设立校级专业指导委员会,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,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基于工作过程及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理念,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,开展精品课程建设。形成专业指导委员会、教务科和教研室三级课程建设管理工作体系,经过五年左右的发展,建成校级精品课程3-5门。推进实施课程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,建立以学分为基本单位的学习成果的积累、认证。
(2)狠抓教学质量,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
深化职业教育改革,坚持以育人为根本、以质量为核心,深化创新机制改革、完善教学体系,坚持为教学一线服务,开展教学过程各环节系统有效的质量管理,全面提升教学质量、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。
2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
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,对教师进行全员德育培训,全面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。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机制,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、职务职称聘任的重要内容,逐步形成德育为首、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,积极引导全体教师遵守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,教书育人。
在加大在校师资培养提高的基础上,进一步加大师资引进力度,增加数量、调整结构,使师资配置结构更加合理,素质不断提高。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,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,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行业实践制度;注重对专业带头人、骨干教师的培养,积极创造条件,参加专业带头人、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,鼓励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教学科研活动,提高队伍整体水平。每年选送2-3名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职业教育师资培训,专任教师定期到医院、养老机构等实践锻炼,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。
3、扩大校企合作,加强实训基地建设。
在现有教学医院的基础上,根据生源地及学生就业情况再开辟实习基地。发挥实习基地的优势,为专业教学实现课堂与临床实践“零距离”提供保障。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,建立学校和实习实训基地相互反馈机制,积极与实习医院、养老机构沟通,与医院(企业)共同完善校内外实训管理制度,编写实习标准,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《实习手册》和《实习大纲》。不定期召开实训基地负责人座谈会,促进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。
加强实习过程全程监控,及时检查各实习医院实习工作开展情况,听取实习单位意见,总结和交流经验,表彰优秀实习带教老师和实习生,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。
4、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
(1)以社会需求为目标,加大培训项目开发力度。
面向社会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,承接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培训;面向初高中毕业生、残疾人、失业人员开展职业培训,提高教职工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。充分挖掘教学资源,有效利用教学实训场所,实施开放办学、资源共享、惠民服务的发展战略,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“攀枝花康养职业技能实训基地”让职业教育资源走出校园,走向社区,服务百姓。
(2)以校企需求为目标,加大横向科研项目的参与开发力度,鼓励并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企横向项目的研发与实践,以提升教学能力、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。
5、深入开展学生成长成才培养
(1)健全学生教育体系
按照“育人为本,德育为先”的工作定位与思路,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,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,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,以全面发展为目标,深入进行素质教育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自觉把个人理想、国家梦想、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,就业创业教育,安全教育,做好资助育人工作。将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,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。
(2)完善学生服务体系
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,关注学生需求,以学生满意的校园生活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,建立和完善学生服务机制,从学生心理、生活、学习、成长、发展诸方面关心爱护学生、服务学生,通过学生关爱工作机制等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完善学生服务体系,不断提升学生的满意度,建立稳定、和谐、优良的校园环境。
(3)创新素质拓展教育体系
围绕“促进健康,科学养生”的办学理念,精心组织“康养讲堂”、“5.12护士节系列活动”等文化载体;发挥专业优势,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引导学生走出校门、深入基层,着力打造“康养+系列活动”“急救技能培训”、“爱心义诊”、“敬老院关爱老人”等品牌活动,促进学生了解社会、认识国情、增长才干。引导创新体育活动模式,广泛开展八段锦、太极拳等体育运动,不断完善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,着力推进素质拓展教育与传统文化、企业文化、康养文化的融合,着力构建环境生态、文化形态、师生心态新格局。
五、保障措施
1、加强党的建设,提高领导学校科学发展能力
坚持党的领导,加强组织建设,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,健全机制,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;把好入口关,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质量;加强管理,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健全机制,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学校改革发展、维护学校稳定、服务师生员工、促进校园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;推进学习型学院建设,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,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;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,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的能力。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选拔、竞争择优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;落实安全稳定工作党政“一把手”负责制,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机制,加强平安校园建设。加强对工、青、妇等群团组织的领导,发挥其在学校改革、发展中的作用。
2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,增强学校发展内在动力
(1)深化学校管理架构改革,精兵简政,推动管理重心下移、教学科研、学生工作关口前移。
(2)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,实现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根本转变。
(3)推进学校收入分配改革,实现按绩分配、按效分配、按价值化分配。
3、坚持依法治校,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
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,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文件精神,不断修订完善学院的规章制度和措施,加强管理力量,规范办学行为,坚持依法治校。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,严格执行议事制度,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、科学化水平。规范各项办事制度,大力推进院务公开。完善各类监督制度,顺畅师生利益表达的机制和渠道。完善职代会、教代会制度,强化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,充分保障师生员工的民主权利。